起名网 » 宝宝起名 » 姓氏文化 » 正文

崔姓的来源 姓崔的起源

2023年05月04日 姓氏文化
崔姓的来源 姓崔的起源

崔姓的来源 姓崔的起源

崔姓源自姜姓。炎帝生于姜水而姓姜。炎帝裔孙伯夷,号太岳,虞夏之际,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国,故城在今河南南阳西面。吕国历经夏、商二朝,到商朝末,后裔吕尚(也称姜子牙、太公望)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大功,周初被封于齐,国都山东临淄,为周朝东部的重要诸侯国。太公之子丁公继位齐国,丁公的长子名季子,他不愿意做国王,让位于其弟叔乙,叔乙成为齐国的第三代国君。季子则食采于崔邑,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北,其后遂以崔为氏。姜姓崔氏有3000年历史,以姜子牙之孙季子为其始祖。

外族融入

在唐朝之前,崔姓是一族比较单纯的群体。从唐朝开始,朝鲜半岛上新罗国的崔姓朝鲜人不断进人东北地区,过山海关进人中原,一直到清朝从未中断过。目前崔姓仍为朝鲜和韩国的第一大姓。进人中国的朝鲜人除形成了中国朝鲜族外,一部分汉化为汉族,一部分成为满洲八旗的满族崔姓。清朝中叶后,满洲八旗的崔佳氏族集体改为汉姓崔,而且很大一部分后来成为东北地区的汉族。近代东北地区的汉族崔姓的兴起,主要的原因是朝鲜人的进人和满族的汉化。

分布与迁移

先秦时期,崔姓一直为齐国的卿大夫,活动在山东地区。秦汉时期,崔姓发展很快,成为河北地区的大族,以此为源地向四周播迁,大凡崔姓寻祖,都要追到河北的清河和博陵二郡望。崔姓自西汉至宋,官宦不绝。魏晋至唐初,按士族门第排姓氏,崔姓居首位,连国姓李氏也屈居其后,可见崔姓的辉煌。崔姓在唐朝最为显耀,为宰相者出自清河的有11位,出自博陵的有12位。宋朝以后,崔姓分布更为广泛。

宋朝时期,崔姓大约有37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48%,排在第四十三位。主要分布于河北、陕西、河南,这三省崔姓大约占崔姓总人口的54%;其次分布于山东、广东、安徽、江苏四省。河北为崔姓第一大省,占崔姓总人口的24%。当时的冀豫秦为崔姓聚集中心。

明朝时期,崔姓大约有35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38%,为明朝第六十六位大姓。主要分布于江苏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北,这四省崔姓大约占崔姓总人口的73%;其次分布于江西、河南二省。江苏省的崔姓人口约占崔姓总人口的24.6%,为崔姓第一大省。全国的崔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,全国重新形成了北部鲁冀晋、南方江苏两块崔姓人口聚集区,崔姓重心向东漂移。

当代崔姓人口已达到509万,为全国第五十六位姓氏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38%。宋朝至今1000余年,崔姓人口的增长呈<形。主要分布于山东、河南、河北,这三省的崔姓占崔姓总人口的40.8%;其次分布于辽宁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山西、安徽、江苏,这六省又集中了崔姓总人口的33.2%。全国形成了关内鲁冀豫、关外黑吉辽两块崔姓聚集区。在600余年间,崔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北、华中的回迁十分强劲,东北的崔姓迅速增长。

郡望和堂号

郡望和堂号:崔姓的郡望有清河、博陵、荥阳等。崔姓以清河、噤李为其堂号。“噤李”堂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。唐朝崔颢在任尚书员外郎时,曾游黄鹤楼,在楼上题了一首文情俱佳的诗。一天,李白又游黄鹤楼,见到了崔颢的诗,觉得太棒了,自愧不如崔颢,不敢在黄鹤楼的墙上再做诗了,只是吟道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”“噤李”一词就出于此典故。

宗族先贤

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入崔姓历代名人288名,占总名人数的0.63%,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九位。崔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.77%,并列排在第二十六位;崔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.3%,并列排在第六十八位;崔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.37%,排在第五十九位。

历史上崔姓的重要人物:秦朝东莱侯崔意如;西汉东莱侯崔伯基;东汉文学家崔骃,书法家崔瑗,政论家崔寔;南北朝北魏白马公崔宏,司徒崔浩,经学家崔灵恩,史学家崔鸿;唐朝文学家崔融,诗人崔国辅、崔颢,宰相崔玄综、崔知温、崔仁师,岭南节度使崔护;北宋画家崔白,经学家崔子方;明朝画家崔子忠;清朝学者崔述;民国经学家崔適;当代电影演员、导演崔嵬。